个人在团队中的角色

本文已影响2.23W人 

个人在团队中的角色,角色不一定是一个人,可以是一个群体。角色定位是在组合中拥有不可代替性的定位,每个人都按照该机制的要求来不断强化自己的角色定位。那么个人在团队中的角色是什么呢?

个人在团队中的角色1

01、 团队角色

剑桥大学的贝尔宾博士,把团队角色定义为:个体在团队内应该有的行为、贡献,以及人际互动的倾向性。

根据定义,形成一个坐标图,横坐标为个人与组织的要求;纵坐标的职责分为清楚和模糊的,如图所示:

那些清楚明确的,是你的个人 KPI 和岗位权责书。这部分清楚表明了团队对你的要求,如规章制度,其中包含不能迟到早退,考勤天数等,而表达模糊的,组织虽然没有讲明,也会被看重,它们可能是你的才干、气质、做事的风格,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很强,严于律己等等。

那些没有清楚表达,同时团队有需求的,就是你的团队角色。

有些人在团队里就是智多星的角色,他总是能在关键时刻,跳出来给一些好点子,哪怕他在岗位职责中不包含策划这个要求。

同样的道理,可能还有特别挑剔的人,他总是能够告诉你哪些地方做得不对,哪怕他的职位并不是质检,但这就是他在团队中的行为贡献以及在人际互动中的倾向性。

个人在团队中的角色

02、角色效应

根据身份坐标图,有两大关键点,一是职责,二是角色。那什么时候职责更重要,什么时候角色更重要呢?

以打篮球为例,进攻的时候是角色。有传球的人,有作为场内灵魂的队长等,这些是角色而不是职责。在防守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规定的站点,不让对方通过自己的区域,这时展现的更多的是职能。

也就是说,在不确定的场景中,角色和默契变得很重要;在确定的相对明晰的场景中,职能变得很重要。

所以越是在不确定性的、多变的角色中,你就会变得越重要,甚至能超越你的职能身份。这种情况,我们就称为“角色效应”。

就比如出生前后相差短时间的双胞胎,因为父母对他们的态度会有所不同,因为先出生的是哥哥/姐姐,后出生的是弟弟/妹妹。在这样的角色认为下,大的要照顾小的,小的要听大的。慢慢地,在被不同的态度对待下,大的会越来越独立,小的会变成被保护的角色。

你可以看到,大人的期待对于个体的塑造是多么的重要。同样的道理, 在职场上,你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也会影响别人对你的'期待。

因此,公司为了让职能变得越来越明晰,会通过制定制度或培训,对员工行为进行指导和训练,使其学习符合公司的行为规范及技能等,这就是公司的角色效应。

个人在团队中的角色2

如何找到自己的角色?

我们人终其一生都在各种角色中游历,只不过有的人是主动有的人被动。

主动扮演者就是那些从小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并且延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然后就成为了行业的娇娇者;

被动的呢,就是那些随着世人眼中的重复,到什么年纪做什么事,然后上学、工作、结婚、生娃、退休,他们在这条轨道上随顺着活着死去。

还有一些人,到现在还在寻找更多可以扮演的角色,角色的事情曾经对我们造成了长时间的困扰,一方面对别人给我们安排的角色不认同,另一方面也不确定要扮演什么角色。

每次遇见角色安排,都会增加新的焦虑。

在否定了那么多角色之后,还是不能确定自己是谁,最适合做什么。

我想,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最大的问题可能是个人属性均衡。

不那么聪明,但是也不至于笨。有那么点感性,同时又还保留了更多理性。于是感觉自己可以做许多事,在许多领域之内都保留了发展的可能,但是又不能真的做从一而终。

不像是那些幸运的少数人,很早就知道自己是个商人,是个作家,是个画家,是个教师,是个医生,然后就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直到成为其中的高手。

个人在团队中的角色 第2张

那么,在不那么理想的状况下,一个人应该如何找寻自己的角色呢?

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不要坐那里幻想,不要等待着天上掉下来一个刚好预期的角色与自己的能力也非常匹配。

如果可以,我希望有人能在我年少时告诉我:如果人生当真是一个舞台,那么和扮演什么角色相比,更重要的是这个舞台是否需要你。

人往往会把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看得很重,却很少思考一下自己能在舞台上干什么。感觉是只要自己找到一个角色,就一定有登台的机会。

事情不是这样的,角色之所以成为角色,是因为舞台上刚好需要。

每个人都可以塑造自己的角色,都可以装扮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但能不能上场就是另外一件事情了。

除非决定演一辈子独角戏,否则自己的角色总是有很大一部分由外界来决定,自主的部分很少。

时间是一条铁律,你花多少时间,你就能够达成多少。

你在一个角色上花十年时间,和你在十个角色上每个花一年,结果截然相反。

人的一生之中能扮演的角色极为有限,而且彼此都在争抢时间精力。

如果你幸运地获得了一个角色,舞台刚好又需要这个角色,今天的我会劝说你接受,而不再会问:这是不是你内心里真正想要的?

人生充满了可能性,但是可能性也会造成误导和浪费,让你坐视机会擦身而过,因为你相信会有更好的可能,更好的选择。

比如对我来说:做战略做策划不是我想要的角色,仅仅当个文艺导演也不是我想要的角色,但说到底,这个社会对我提供的平台就是这些。别的事情我也能做,但是没几个人需要。

我在很多年里一直排斥继续从事内容创作这件事情,觉得它作为一种创收就好,我还可以去做点别的。

如今回头去看,文艺导演是我诸多角色中自己扮演得最久的一个,长达十年。

到了这个时候,我个人对它认同与否已经没那么重要了,是否发自内心也没有那么重要了,事实证明这就是我能扮演的角色。

而我等待中的那些未知的美好角色,到今天都依旧没有登场。

能上场就上场,不要候场。

任何一个可以上台的角色,得到时都应该心怀感激。

候场很可能会蹉跎岁月,它最致命的缺陷是让人不在场。

是的,扮演一个不符合自己心意的角色让人沮丧。但在这沮丧之中,也有来自命运的珍贵馈赠

你可以在舞台上进行观察,于是你没有孤立于社会生活之外,你的状态是在场的。

只有你在场,你才能看清楚自己可以扮演什么,有什么角色你能扮演,同时也被需要。否则,你只是坐在舞台边幻想而已,而且这件事很容易上瘾。

关于上场,我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时间注定是要被消耗的,宁可早一点。

上场结果证明自己不适合某个角色,当然会浪费时间。

但这个时间是值得的,甚至说是必须的。

大部分人没有那样的好运只一次就试出自己最适合做什么,第一次就担纲成为主角。

很多人必须去通过时间的积累,体验许多次不成功,才会知道自己最适合的角色。

个人在团队中的角色3

1.一定的系统环境:即组织系统环境、体制系统环境、时间环境。

首先是组织系统环境。如,一个企业中,需要总经理,还需要财务、人力资源、市场等功能部门构成组织系统,及由此产生的各种角色分工。这是最根本的基础,是 任何组织都具有的共同特征。其次是体制系统环境。很多HR管理者和组织领导人认为组织有了角色分工,就认为组织已经实行角色定位,

其实“角色分工”只是 “角色定位”的前提,只有体制环境才是产生角色定位的决定性环境。再次是时间环境。角色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的角色,组织对角色能力的要求是不断变化的, 时间因素常常被很多人不知不觉地忽略,如果因为今天是不可代替的角色而不思进取,最终可能会被淘汰。

2.不可代替性:这是“角色定位”的根本特征。

在一定的组织环境下和特定的时间段,体制系统基于以下几个环节,决定了角色的不可代替性:

角色能力:这是不可代替性的核心,角色能力不强,就谈不上角色定位。进行角色定位首先要关注入力资本的角色能力,并确立尊重、激励和强化这种角色能力的流程和制度,以鼓励每个人强化角色能力并朝某一角色方向定位。

角色权力:体制系统必须提供这样一个环境:角色 不对某一权力负责,不对某一人负责,只对角色事务和角色原则负责,对于拥有出类拔萃的角色能力的人员,他拥有根据角色原则下最高的事务处理权力。也就是“角色终决权”。

个人在团队中的角色 第3张

开源社区角色定位

角色责任:既然角色权力拥有根据角色原则下最高的事务处理权力,那么,相应的,角色就必须承担角色原则下最终和最高的责任。“首长负责制”就是典型的角色责任原则。看一个组织是否按角色定位原则运作,主要看角色责任而非角色权力。而角色责任的最高体现,是“引咎辞职”制度或“首长罢黜制”。

主要区别

专业定位是角色定位的初级阶段,但专业定位不等同于角色定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具有某一专业素质,但不等于其一进公司就可以 担当某一独立的角色。

角色是与时俱进的,30年前的专业计算人员(会计/统计)能熟练使用算盘,但今天如果不懂操作电脑,专家也要失业。企业中这种坐拥某 一专业资历/资格而不思进取、最终遭到角色淘汰的职业生涯悲剧比比皆是。

判定方法

总监的角色定位

1、你的企业是否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基于角色分工的组织系统和推动这个系统健康运转的机制,同时,随着时间的变化,对角色的分工及其角色的职责都会有新的要求。

有太多的企业,在成功后由于没有及时对角色的职责作出调整,致使领导人不思进取,最后阻碍了企业的进步。真正实现了角色定位的企业,它会随时自动作出标准上的调整。你的企业在这方面做出及时反应了吗,如果是,那么你的企业具备了角色定位的外在特征。

2、每一个角色的能力是否足够胜任,假设不能胜任,再好的分工、组织系统和机制都是一句空话。打个比方,如果罗纳尔多的角色能力不强,巴西队也许就失去了强大攻击力。

为了实现角色定位,企业首先要关注人力资本的角色能力,并确立尊重这种角色能力、激励和强化角色能力的流程和制度,以鼓励每个人强化角色能力并朝着某一角色方向定位。

3、企业是否提供了这样一个环境:角色不对某一权力负责,不对某一人负责,只对角色事务和角色原则负责,对于拥有出类拔萃角色能力的人员,它拥有角色责任内的最高事务处理权力,就是“角色终决权”。

我们仍以欧美国家的“三权分立”为例,根据这一原则,总统出了任何事,国家仍能正常运转,不像古代皇帝驾崩,马上引起派系之争:因为总统只是一个“角色”,军队只听命于“总统”,不管他叫小布什还是小明,而总统离职,也不可能先安排任何级别的内阁继任人选。

4、是否实现了角色责任原则?一个角色有角色权力的同时,也就必须承担角色责任。以实现“首长负责制”的组织为例,角色责任的最高体现,就是“引咎辞职”制度或“首长罢免制度”,2003年中国政府在“非典”事件的处理中获得广泛赞誉。

就是因为中国政府在管理运作中体现了角色定位的责任原则——罢免了两个必须辅最高责任的首长,而不再是只处分直接责任人。这个原则体现在企业中就是,不能完全履行角色职责的相关人员,不管是谁,都必须让位于贤。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