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言传更要身教

本文已影响4.57K人 

要言传更要身教,只言传不身教,父母不做却让孩子去做,这样是不对的。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都知道“言传身教”的重要性。下面是要言传更要身教的内容!

要言传更要身教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老师如果不合格,怎么指望他教出好学生呢?所以,父母想要教好孩子,首先要完善自己,否则,连教育孩子的资格都不具备,势必难以让孩子信服,更难保证把孩子教好。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杰作。孩子的诞生对父母来说是一件喜事,把孩子教育好更是一件喜事。在孩子的身上,每个父母都寄托了自己的希望,没有哪位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无用之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有作为。

但是,当父母一边指责和埋怨孩子,一边羡慕人家的孩子时,是否问过自己一个问题:我是否为孩子做了好榜样?

我们知道,孩子在幼儿时期可塑性非常大,如果在这个时期父母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孩子就很容易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相反,如果父母不重视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榜样作用,就可能成为孩子的反面教材。如此一来,父母将是孩子一生不幸的开始。

有些父母经常说:“我都这把年纪了,这辈子没什么指望了,就等着孩子将来能混出个名堂。”他们不知道,一心指望孩子将来有出息,自己却不改变,年幼的孩子会改变吗?

这是很值得怀疑的,就像很多父母不懂得看书学习,却每天强迫孩子专心学习,试问孩子怎么可能听父母的话呢?

要言传更要身教

胡先生搬家的时候,除了搬走那些家电,还要搬走很多书,于是就和搬家公司的人商量价钱。

“我有一些书需要搬,请问你要加多少钱?”胡先生说。

“带我去看看吧!”在胡先生的带领下,一个汗淋淋的搬家工人进了书房。书已经装好了,几十个箱子,让搬家工人愣了一下。

“你要这么多书干什么?”搬家工人一边说,一边踢胡先生的箱子。胡先生是个爱书如命的人,赶忙制止搬家工人“践踏”书籍的行为。

“那就加50吧!”搬家工人说。

搬了几箱后,搬家工人说渴了,于是胡先生下楼买来10瓶水。又搬了几箱,那人说要抽烟,于是胡先生下楼给他买了几包烟。

书太重了,搬了一会儿,搬家工人发牢骚:“哎呀,书这么重,又占地,留着干什么?看完了就扔了呗。”胡先生见他对书很有意见,就和他聊了起来。

“请问你今年多大年纪啊?”一问才知道,胡先生与那位搬家工人同龄。

“其实我非常感谢这些书,要不是读了这些书,我今天可能和你干一样的活儿了。”那人一听,点头称是,嘴里说道:“我也知道读书重要啊,所以我让儿子多读书,可是他就是不读。”

“你爱读书吗?”胡先生问道。

“我这把年纪了,就是一个搬家的大老粗,读啥书啊,有那闲工夫还不如睡睡觉呢!”他乐呵呵地说。

“你看看,自己在家不读书,怎么又要求孩子多读书呢?如果你爱读书,孩子不就跟着你学了吗?”胡先生说。

那人想了想,问胡先生:“你是干啥的啊?”

“我呀,主要是帮一些家长教育孩子。”说完顺手递给他一张名片。

“胡老师啊!原来是你,我在报纸上看到过你呢,那今天搬书不要钱了,算是我们家长对你的感谢吧!”

他见胡先生是颇有名气的教育专家,马上变得热情起来,胡先生并没有料到自己的知名度会普及搬家公司,心中暗自好笑,马上从书箱里拿出几本书。

“钱必须给你,我们同岁,今天你帮我一个大忙,我就送给你几本书吧……”

在这个故事里,搬家工人和胡先生同岁,境况却大不一样。当然,还有很多人比胡先生更成功。

在我们的生活中,年龄相同,命运不同的人大有人在。今天,很多孩子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出发,但是10年20年之后,他们之间同样会有很大的差距。

作为过来人,我们都知道差距是慢慢积累的,所以,家长总是督促孩子去努力,不能松懈,可是他们似乎没有做好孩子的榜样。

经常要求孩子读书的家长,有可能讨厌读书;不让孩子看电视的'家长,有可能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正在看电视;不让孩子睡懒觉的家长,有可能每天赖在床上迟迟不起来……

要言传更要身教 第2张

一句话,很多家长喜欢说一套做一套,总是要求孩子如何如何,自己却没有做到;总是教育孩子要认真学习,自己却不懂得学习。

这样又怎么能让孩子心悦诚服地听从父母的教育呢?下面几种情况是生活中我们常遇到的,也是家长很容易犯的错误。

1、逼孩子看书学习,自己却打麻将

有句话叫“活到老,学到老”,很多家长知道这个道理,却并不这样做,他们总认为自己年纪大了,一辈子就这样了,没有必要学习。

但他们知道孩子年幼,不能不读书,因此经常逼孩子看书学习,但与此同时,他们自己却坐在麻将桌上打麻将。在这里,家长可谓给孩子充当了生动的反面教材。

其实,想让孩子爱上学习,你不需要费尽口舌地催促,只要在孩子小的时候,你一有空就手捧一本书,专心地阅读,慢慢地,孩子就很容易模仿你认真地看书。时间久了,孩子自然而然会养成学习的习惯。

2、要求孩子尊重长辈,自己却对父母大呼小叫

在很多独生子女家庭,三代同堂,有些家长经常教育孩子要对长辈礼貌,而自己却忽视了尊重长辈,经常对老人大呼小叫、爱答不理。

殊不知,这样又怎能培养孩子尊敬长辈、尊重父母的美德呢?其实,正确的做法是在家里,在尊敬长辈方面做孩子的榜样。要知道,孩子最喜欢模仿父母,如果父母对老人非常恭敬礼貌,孩子怎么会对长辈无礼呢?

3、要求孩子做作业,自己却在电视机前全神贯注

很多父母要求孩子回家做作业,自己却一回家就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有趣的电视节目,却不知这样会影响孩子写作业。

孩子见父母那么认真定然感到好奇,很想知道爸爸妈妈究竟看什么电视节目,这样一来,孩子就没办法专心地做作业。而父母见孩子没专心做作业,又会责怪孩子做作业不认真。试问,孩子内心会有多么委屈?

要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父母先要养成好的习惯,这样才能做孩子的好榜样。要知道,身教远远重于言传,父母只有在以身作则的同时,结合口头教育,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要言传更要身教2

某一天,我听见女儿在大声地喊她爸爸的名字。我吓了一跳,因为我早就告诉过她家庭成员的礼貌称呼,怎么会突然喊起爸爸的名字来了呢。

仔细回想起来,原来前两天我和先生开玩笑,我喊着先生的名字说,你真是个逞能狂。当时,女儿在旁边专心地玩玩具。想不到她竟然全部听进去了,而且还记住了。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更认同潜移默化,身体力行。比起大道理的说教,小孩对看见的,实践的更容易理解。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就有句格言:“我听到了的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

这真是教育孩子最简单却最可贵的方法了。学习了太多的教育理论,回到实际中,用行动影响孩子,这样简单的教育却是最美最有意义的。

张伯苓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对学生不仅言传而且身教。有一次,张伯苓先生发现有学生吸烟,于是劝学生把烟戒掉。

可学生质问:“您叫我不抽烟,您干吗还抽烟呢?”张伯苓一时无语,当即把烟杆撅断,“我不抽,你也别抽!”从此张伯苓再也没有抽过烟。

要言传更要身教 第3张

这样的身体力行,榜样作用,真叫人叹服。不仅老师要为人师表,父母更应如此,多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孩子,教育孩子。

我们常说,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影子。如果一个小孩表现得谦逊温和礼貌大方,那他一定有一对彬彬有礼的父母。如果一个小孩在公众场合横冲直撞大吵大闹,那他家里一定有一个大声喧哗的家长。

所以说,孩子的任何问题都是反映了大人身上的问题。因为孩子就是一张白纸,想要画出怎样的图画,完全取决于我们给孩子怎样的榜样作用和生活影响。

邻居的孩子松松这学期刚上了幼儿园,结果老师说孩子特别喜欢打人,一言不合巴掌就甩过去。老师头疼,去家访了几次。

孩子的奶奶说,这孩子太野了,下楼和其他小朋友玩,就喜欢打人,开始还是偶尔打一下,手也很轻,我就给他讲了很多次,不能打人,不能打人。

后来他还是那样,我就狠狠地惩罚他,打他的手和屁股,可是不管用,现在比以前更爱打人了。

老人不知道,孩子一开始打人,是他控制不好自己的力度,而这种接触是孩子之间沟通的一种方式。

奶奶说教了无数次没有效果,却在惩罚孩子的过程中给了他一个错误的引导,让他以为只要不听从自己意见的就用打的方式来解决。如果不想让孩子打人,那首先我们自己不能打孩子。

要言传更要身教 第4张

就像我女儿,虽然教了她十遍家庭成员礼貌称呼,但我实际演示了一遍错误的方式,她就记住了,并且运用了出来。你看,那么多的言传不如实实在在的一个身教让她记忆深刻。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好的教育好似一场春雨,润物细无声,却能慢慢渗透进孩子的内心,帮助他茁壮向上生长。教育孩子就像照顾一株幼苗,需要我们用爱的力量去守护,更需要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去栽培和引领。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