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死了活该

本文已影响1.96W人 

张飞死了活该,张飞这个人物应该大家都是比较了解的,是三国演义中的比较有名的人物之一,对于张飞其实大家的了解都比较多,张飞的死也有很多说法,以下张飞死了活该。

张飞死了活该1

在三国中张飞是刘备的拜把子兄弟,武艺高强,又非常的忠诚。脾气火爆,嫉恶如仇,性格豪爽直接,可是这只是针对他看得上的人,在其他人的眼里,张飞可就不是这样了。

特别是张飞对自己的手下,小则一顿暴打,大则就杀人,而且由于自己的“无脑”还错杀了,军中几位将领,作为大哥的刘备也因此,嘱咐过张飞,可是张飞本人虽然对大哥恭敬,可是性子就这样依然难改!

无论在三国的电视中,还有如今很多人的心中,张飞都是豪爽、勇猛、并忠诚的代表人物。可是在他的手下做事的将领们,可就不这么认为了,张飞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凶神恶煞一般,一言不合就挨打,而且说不定啥时候就会无辜丢掉了性命。他的手下的忠诚度几乎为0,要不然也不能导致张飞最后的“死”。

张飞死了活该

大家都知道张飞在得知关羽死后,急于给二哥报仇,所以他就命令范疆和张达在3天内制造出上千万的白盔白甲来。这样的工程量,真的很大,而且材料去哪里找,两个人便向张飞求多宽容几日,可是张飞不但没有听,反而打了两个人一顿。而且还扬言如果三日内做不出,就砍了两个人的头。

当晚张飞喝酒过多就醉了。范疆和张达两个人心知肯定完不成任务,横竖都是一个死,不如拼一把,结果两个人趁着张飞喝醉睡着的时候,将张飞杀害。其实这就有点让人意外了,张飞可是大将军,手下将领众多,为何被两个无名小卒给这么轻易就得手了呢?

其实很简单,上面熬哥已经说了,张飞的手下忠诚度几乎为0,有可能手下心里明明知道,这两个人要对张飞不利,可是心里早已经恨张飞入骨,见有人要杀害张飞,高兴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保护他。

所以说三国中,张飞死得活该。毕竟是他先逼迫范疆和张达两个人完成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让两个人和张飞形成了你死我活的境地。而张飞之前对手下又是非常的残暴,所以眼看他被杀却无人管!

可是作为三国中,五虎将之一的张飞,最终却被这样两个无名小卒所杀,你说憋屈不憋屈呢?

张飞死了活该2

三国时期关羽和张飞为什么惨死,是自身原因,还是外在原因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诸侯割据,同样也是一些有志之士建功立业,效命沙场的机会。关羽和张飞这两个大名鼎鼎的人物想必没有人不知道吧!他们两个可是真正意义上的,从一介无名小卒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达到闻名于天下。有人就说了,为什么这么厉害的两个人,最后却没有好的结局,死于鼠辈的手里?到底是自身的原因,还是外在原因呢?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

首先看关羽。关羽关二爷,自古以来就是忠义双全的化身,被人们所崇拜,其战绩可谓是惊人啊!过五关斩六将,斩颜良诛文丑,水淹七军,威震天下,有人就说了,这么厉害的人,怎么会有这样的下场呢?那是因为关羽性格孤傲和狂妄,再加上看不起士族。

自吕布死后,除了刘备,关羽开始目中无人了,再加上过五关斩六将,挂印封侯,更是狂妄,视天下英雄如同草芥,不把曹操、孙权等人放在眼里,更轻视士族大夫,但是对士兵很好、很尊重,与他们生死同命。诸葛亮把荆州交于关羽时说过,东和孙权,北据曹操。可是关羽压根没有当回事,他认为,孙权是一介小辈,无法与他相比,孙权来提亲的时候,关羽狂妄的说过:虎女焉能嫁犬子。

这就给关羽的死埋下伏笔。关羽攻打樊城,对于吕蒙袭击荆州还是不相信,他认为吕蒙没有能力攻打荆州,所以导致关羽败走麦城,死于吕蒙之手。

张飞死了活该 第2张

再说说张飞。张飞是一个不拘于权属的人,没有太多的.礼数,更多的是有话直说,做事情没有太大的耐心,容易急躁狂怒,而且喜欢喝酒,每次喝醉酒都要鞭打士兵,在战场上,勇猛可当,很佩服用本事的人,关张两兄弟在对人处事上是恰巧相反的,关羽善待下属,而轻慢于士大夫,张飞敬重上层人物,而不体恤手下。

经常体罚和打骂手下,关羽死后,由于过度伤心,居然无理要求手下范强和张达三天之内,打造三万套白旗白甲,以备东征伐吴。你想想,三天之内怎么可能打造三万套白旗白甲,最后由于没有完成任务,被张飞痛打重罚,范强和张达非常不服,心生怨恨,趁着有一天张飞喝醉睡着的时候,走进他的营房,将他杀害。

由以上可以看出,关羽和张飞都是因为自身的性格缺陷而导致惨死,关羽的死确实让人惋惜,如此忠义之气概,天下第一义士,落到如此下场。而张飞的死,有一种咎由自取的感觉,简单来说就是自作自受,活该!关羽和张飞的死就标志蜀汉走向下坡路,北伐战争不可能成功,给蜀汉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刘备再也不可能兴复汉室了!

张飞死了活该3

噫! 飞死矣!——谈刘备、张飞的兄弟之情

“噫!飞死矣。”是刘备听说张飞手下都督有表送到时(上报张飞的死讯)说的话。

很多网友认为,刘备这个反应太过冷淡,远不及他在法正死时痛哭流涕的表现,并因此怀疑刘备和张飞之间的感情是不是像《三国志》写的“恩若兄弟”。而在下的观点与上述网友正好相反,我在“噫!飞死矣。”这句话里看到的不是冷漠,而是浓浓的兄弟之情。

有的网友认为“噫!飞死矣。”里的“噫”等同于现在表现疑问的“咦”(咦?张飞死了),或表示惊异的“啊?!”(啊?!张飞死了)。这是相当不准确的。

“噫”是一个古代口语感叹词,其含义很难用现代汉语说清楚,不过这个词所含的感情十分强烈,只有在人感到非常悲痛、震惊、不平时才使用。

例如,孔子在得知爱徒颜渊去世后,发出了“噫”的悲呼(《论语˙先进》: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再如,孔子的弟子子夏听说子游(也是孔子的弟子)将他的教育方法说成“舍本逐末”时,气愤填膺,说道:“噫!言游过矣。”

还有,东汉梁鸿(就是与孟光举案齐眉的那个梁鸿),在路经洛阳时,见宫殿巍峨富丽,感叹帝王奢靡、耗尽民力,而作“五噫之歌”:陟彼北芒兮,噫!顾览帝京兮,噫!宫室崔嵬兮,噫!人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诗中“噫”的使用充分表现了作者的对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对帝王的强烈不满。

张飞死了活该 第3张

由此可见,“噫”在古代实有特殊之意义。刘备在张飞死时,悲呼“噫”,其情之切、其心之痛,当与孔夫子失去爱徒死时一般。

而且,“噫!飞死矣。”一句极为简单、极为口语化,可见是刘备情感的自然流露,其中体现了刘备与张飞的相知之深(刘备常劝张飞不要对手下太过苛暴,但张飞不听,结果最终死在了这上面),关系之亲近、以及对老友的死的震惊和对命运无常的无奈悲叹。这种由心而发的语言,要远比冠冕堂皇的说辞或痛哭流涕的作秀更加真挚和强烈。

此外,张飞死时,刘备也已经是烈士暮年,与他同时代的敌人(曹操)、朋友(关羽)都先后辞世,如今小他7、8岁的张飞也先他而去,刘备怎能不伤感,其“噫!飞死矣。”一句实包括了无限的悲伤和落寞。

最后,还要说一说那些有关黑化刘备的说法。

很多人认为刘备占据益州后,就开始与昔日的战友离心离德,恨不得关、张等手握兵权的元老旧臣早些玩完。这种说法不是完全没有道理,谁也不敢保证(同时谁也不知道)刘备到底有没有这种心理,但我们要注意的是,关、张毕竟没有造反,甚至没有造反的迹象。特别是张飞,他对刘备几乎言听计从,刘备也没表现出不信任张飞的意思。而且张飞在死之前,没做过任何让刘备不满的事。

因此,刘备可能对张飞有猜忌,但相比以往几十年出生入死的感情,刘备的猜忌只能算是心中的一丝阴影。更何况张飞在这一丝阴影变大之前,已然去世,刘备于情于理都没有不伤心的道理。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