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该怎么办

本文已影响4.52K人 

想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该怎么办?自理能力是孩子从小就需要学习的一种重要技能,它可以能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下面讲讲想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该怎么办?

想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该怎么办1

一、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总有一些孩子晚上不睡、早上不起,上课总迟到;总有一些孩子丢三落四,书包收不好;总有一些孩子下课光顾着玩,上课再往厕所跑······

每年到了小学新生入学的报名时间,很多家长都忙着给孩子找家教送学习班。但一项调查显示,孩子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期间,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学不会知识,而是不适应学校的生活。

大约有70%的孩子因为自理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表达能力不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

所以,在孩子上学以前,家长们应该先帮孩子做好自理能力上的培养,知识的储备倒是次要的。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状况调查”显示,在全部调查对象中,有5 2.5%的家长“为孩子安排课余学习内容”;26.1%的家长“经常检查孩子的日记或通信”;37.1%的家长“总是照料孩子洗澡、整理床铺或收拾书包等”。

在独生子女道德缺点的自我评价中,20.4%的孩子明确表示“缺少生活自理能力”;18.3%的孩子“做事依赖别人”;28.0%的孩子“很少帮助家长干活”;15.1%的孩子“缺少保护自己的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但现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致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

小学和幼儿园相比,比较大的变化是学校没有生活老师,同时每班孩子数量增多,教师数量减少,一些简单的事情必须孩子自己去做,不能总指望老师,这就要求孩子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想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该怎么办

比如,孩子吃饭不会像在幼儿园时有老师的照顾,更没有老师随时提醒去厕所或喝水,放学以后要自己收拾好书包等等。

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也要提高,如果是迟到了,忘记带学习用品,在幼儿园时不是什么大事,可上了学以后这些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当天的学习。

还有,孩子每天要记住老师留的作业,记住要转告家长的事情,如果注意力不集中,表达能力不强,就不能完成任务。

所以,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一定要提前进行。

二、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1、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即将成为一个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老师,要慢慢地学会生活、学习和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要想办法自己解决。

2、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培养孩子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自理能力和习惯,逐渐减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顾。

当孩子的能力有所发挥时,他会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做成一件事时,对他树立自信心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3、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操作能力

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要求孩子爱护和整理书包、课本、画册、文具和玩具;

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他工具,会削铅笔,并能制作简单的玩具等。

4、培养孩子服务性劳动的能力

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会简单的劳动技能,会开、关门窗,扫地、抹桌椅,在活动、游戏或开饭前后,拿出或放回餐具、玩具、用具、图书和其他用具等。

5、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在学习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且要努力做好;不该做的事不要做,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要让孩子明白一分钟、十分钟、半个小时等时间段有多长,可以做哪些事情。

有意识地安排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些事情,比如上厕所、喝水或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用品等。

6、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要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要求孩子做到:

(1)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乱穿马路,不在公路、铁路、码头玩耍和追逐打闹;

(2)防触电、防溺水、不玩火,不做危险游戏;

(3) 不接受陌生人的食物和礼物,不跟陌生人走;

(4)知道自己的家庭住址、家人的姓名和联系电话;

(5)掌握基本的紧急情况的自救、求救方式;

(6)知道常用的电话号码:110,119,120,知道什么时候打哪个电话。

三、训练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原则

1、先训练进食、衣着,再训练睡眠、卫生,最后是个人生活及安全教育。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在成人的监护下,不断增加难度和危险项目的训练,如让孩子自己过马路、坐公共汽车、用刀子、使用煤气等。

2、做父母的态度应该是不管孩子在做事时看上去多么笨拙,多么可怜,都要沉住气让他自己去做,父母可在一旁保护和指导。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孩子就是从不断的错误中学习新的事物的。

3、让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不能超越他们身体及心理发育水平,困难的'工作可以将大目标分为小目标,分段来完成。

4、孩子有一点成绩,要鼓励、表扬;出了问题,不要指责,要耐心指导和帮助孩子。

5、孩子能做的事情一定让他自己去做,大人不要包办代替。目的是培养孩子成为自立、自信、热爱生命的人。

想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该怎么办2

1、让孩子树立自我服务意识

自己处理自己的事,不光是一句口号,也不是让孩子掌握几种技能就可以了,它需要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天天坚持。因此,爸爸妈妈除了让他们体会到其中的快乐,愿意坚持以外,更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不是帮爸爸妈妈做。

如果孩子自己收拾了房间,不妨说:“真棒,能自己收拾自己的房间了”,而尽量少说:“真棒,能帮妈妈做家务了”。如果孩子撒娇,不愿意自己做的时候,也要坚持到底,让他明白他长大了,以前爸爸妈妈帮他做的事情现在该他自己做了。

2、提供机会,让孩子尽情体验

能力是在过程中得到发展。只有更多的参与,孩子才能发展他们的自理能力。

在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让3—6岁的孩子自己去做决策,比如进餐、选衣服、收拾房间等等。在做中,孩子自己去思考、去体验,去成长。爸爸妈妈可以成为幕后的把关者。

想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该怎么办 第2张

3、营造宽松氛围,耐心等待

成长需要时间。孩子们可能拿着筷子却夹不起饭菜;可能想穿衣服却找不到衣袖的入口;可能想下棋,却乱走一气。 不要要求孩子第一次就做得好,他们需要一定的时间。当他尝试的时候,等着他,鼓励他。相信孩子在爸爸妈妈的支持下会成长得很好。

5、积少成多,逐步成长

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难度也不一样。爸爸妈妈可以帮他们安排一个进度表,一样一样地学,逐渐增多。

比如可以先学自己用勺吃饭,做到不洒出来;再学自己端饭、添饭,让孩子知道根据自己的需要添合适的量;接着是端汤、使用筷子。

5、交给孩子必要的方法

个人事务不是想做好就能做好的,它需要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比如,穿裤子就需要先看裤子的前后,坐下来,把腿伸进裤腿里。

因此,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适当的方法引导是必要的。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