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道跑到黑是什么意思

本文已影响8.88K人 

形容人太固执。执着,为达目的义无反顾。

一条道跑到黑是什么意思1

一条道跑到黑中“黑”是尽头的意思,意思是为达到目的义无反顾、不顾后果的坚持走到底,褒义上指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但是贬义的含义更重一些,形容人太固执、执着、不知变通,明知是错的却还是坚持,与不撞南墙不回头类似。

一条道跑到黑是什么意思
  

一条道跑到黑的意思

一条道跑到黑常用来形容为了达到某一个目的而义无反顾、不顾后果的坚持走到底,有褒义也有贬义,褒义上是指坚持,不论遇到什么阻碍困难都不会放弃前行,贬义上指明知是错的却还是坚持,不会换方向不知变通、死心眼。

一条道跑到黑中的黑是尽头的意思,古代中国实行里坊制,走到尽头巷子都是封闭的`,一条道走到黑也不会转弯,形容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在语境中贬义的含义更大一些,劝解别人的时候常常会说不要太执着,小心一条道走到黑。

与一条道跑到黑相似的俗语有不到黄河不死心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不撞南墙不回头比喻固执己见,不见棺材不掉泪比喻不到彻底失败就不知道悔恨,都偏向于固执、不懂得转变的贬义含义,形容人性格时候常有执着、固执的意思。

一条道跑到黑是什么意思2

固执是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拥有此种性格特点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十分容易吃亏,并且不利于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对于我们的心理健康也是会有影响的。那么,固执的个性对人际关系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固执的形成

有研究发现自尊心是形成固执的根源所在。自尊的作用作为人的内心处一种精神需要,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有些人自尊有睿智的思想,熟练的技能,幽默和风趣的谈吐,精辟的论证,高尚的品格以及谦虚的态度,因而只能用执拗、顶撞、攻击、无理申辨等方式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使固执在这种满足中得到发展。这样,定然会影响与其他人的合理交往。

固执的表现

只有明确了固执在生活中的形成和表现才能有针对性的去解决。平时能够进行所交往的对象是固执形成和发展程度的重要因素。常与个人修养好,善于应酬周旋、灵活性强或虚心随和的人交往,往往会改变或减弱本人的固执程度;而固执的人与固执的人交往,会促使双方更加固执。

固执的解决

最该摒弃的就是该死的虚荣心。人没有是完人,这是不能改变的客观事实,用不着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要夸夸其谈、不懂装懂,要把精力引向事业,使虚荣心这种变态能量得到转化,达到心理平衡要提高个人修养,丰富知识,把自己从教条和陈规陋习之中解脱出来要善于克制自己的抵触情绪以及无礼的言语和行为,加强自我调控,学会使用感情转化的心理调适方法。

如果大家的个性中有固执的一面,一定要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多加的注意,以免因为自己的个性导致和他人交恶,不利于自己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在生活中大家最好是注意完善自己的个性,避免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影响。

您是否曾经有过陷入某事中不能自拔的经历,或者像家人抱怨的那样,总喜欢“一条道跑到黑”。不少具有这种行为风格的人最后获得了成功,但与之一步之遥的另一面就是固执了。那么———固执心理到底是由什么造成的?

很多时候,我们会在身边发现一些“悲情人物”。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虽然并不愚钝,却常常陷入某一个绝对没有好处的事情中不能自拔。任凭周围的亲戚、朋友、旁观者如何劝说,他们总是执迷不悟,甚至还要找出很多幼稚的理由来欺骗自己,直到有一天,当他受尽折磨,终于解脱的时候,才幡然醒悟,追悔莫及。

一条道跑到黑是什么意思 第2张
  

近日出版的科普杂志《大科技》介绍了这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

那么,这种心理问题为何存在,它对人们的生活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笔者为此访问了几位专家。何种因素导致执迷不悟

“执迷不悟指的是人们在认知过程中无法将客观与主观、现实与假设很好地区分开来。如果将自己这种已有的经验驾驭现实之上,并过分固化的话,就产生了执迷不悟。”华夏心理网心理咨询师曹芬元表示,人本身对事物是有自己认知的,对事件的态度是由自己的评价来决定的,而且这种评价是依赖于其自身的经验。

此外,美国心理学家莱昂-费斯汀格在解释人的执迷不悟的心理时,认为这是由认知失调导致的。他认为,人都会遇到信念与现实发生冲突的情况,这种情况就会导致认知平衡失调,此时,人们就会感觉难受从而想办法来恢复心理平衡。恢复平衡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承认事实,一是找到一个理由来维持平衡。

后者就是我们所说的认知失调———当你做决定采取行动或者遇到跟你原先预想的不一样的信念、情感或价值观后,引起内心冲突,所体验到的一种心理状态。

北京慧源心理与教育研究中心的李玲认为,认知失调可能会导致执迷不悟,但执迷不悟并不一定是由认知失调所引起的。

导致执迷不悟的原因有许多:首先是思维定式,以前认识事物的习惯可能会影响后来认知事物的方式,而不会因时因事而进行变化,这表现为人们的固执;其次,有的执迷不悟是由于心里的保护,有时人们未必认识不了事物的客观,只是由于自我防御机制,会使人坚持自己的看法。

这就是说我们在劝解别人的时候语言要恰当,如果不恰当的话,两人会因为言辞争论,而不是因为事情本身;再者,有的是由认知失调引起的,比如说曾经有一个女孩深陷爱情骗局,别人一眼就看得出来是在骗她,但女孩子就坚持认为那个男人是爱她的。这就是另一种的固执。

执迷不悟常见吗

曹芬元认为,每个人都会产生过执迷不悟心理,这是很常见的。人在认知时会依赖于自己的经验,受主观影响,有时认知会偏离客观事实。就比如说“旁观者清”,就是因为旁观的人没有先入为主的那种经验和情绪,能够比较客观地看待事情,故而在一定程度上“清”。

在现实生活中,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一位女士谈道:有时候自己太过自信,觉得自己什么都行,所以就觉得以后的每一件事情自己也可以做到。同时又想着“你们说不行,我偏要试一试,证明给你们看,你们都是错的”。还有人说:也说不好为什么会那样,只是觉得有样东西自己没有尝试过,很想试一试。有时别人也说了,自己心里也觉得可能会失败,但是又隐隐觉得有成功的希望,就有强烈的欲望去试一试。

如何调整执迷不悟心理

李玲说,执迷不悟对人的影响,要依赖于其主观的定义。如果你坚持的是对的,那么其正面的影响就要大些,有的时候成功与固执只有一步之隔。但如果以此固化自己的思维,会导致前进的停滞,无法创新。如果是因为自我保护而产生的固执,那会使自己无法客观地认清事物,只是在一味地逃避。她说,我们应当用开放的意识,去分析利弊。对于负面的影响,要分清楚好处与坏处,那么这种影响会减轻。如果只是一味地逃避、自卑或是与他人缺少沟通,负面的影响就会增大。

曹芬元希望人们在认知过程中,要认清现实与假设、主观与客观。她指出,遇到事情应当理性,提醒自己情绪会让自己的认知有偏差;任何事情对事不对人。不要将人与事情联系起来,不要带着成见去认知。

至于认知失调导致的执迷不悟,李玲说,调整的途径有三:一是改变或否定认知的一个因素,二是对两个认知因素重新进行调整,三是再增加一个能够减轻这种痛苦的因素。如果执迷不悟非常严重的话,就应该去看心理咨询师了。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